新生初体验之小童入学记
2017年09月03日 11:15 盛志伟 点击:[]

9月1日下午14时,飞机从云端降落,她搬运行李,前往她心中的目的地——“哈尔滨师范大学”。

从广东到黑龙江,这个来自清远的女孩“小童”(化名),宛如幼鸟远徙,几乎跨过了整个中国,来北方求学。比起同龄人,她显得更为落落大方、自信率真,毫无初次离家的紧张感,或许她也曾在心中默念过无数次:“你好,我的大学!”

看着偌大的校园,小童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些迷惑,迎面向她走来两名迎新志愿者,粲然一笑并递上印有校园地图的新生手册,说:“同学你好,需要帮助吗?给你一份学校地图。”在志愿者的引导下,她们一同前往行知楼学院报到处办理入学手续。来到报到处,小童领取缴费单据、注册报名、办理学校一卡通,整个流程进行得非常顺利。

今年,学校采用了“数字化”迎新工作新举措,很多同学在报到前就已经通过“智慧哈师”数字迎新系统以及新生群进行了咨询,进一步了解到学校的新生注册、宿舍分配等信息,为广大新生入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在办理大学生保险时,小童因为没有经验,显得有些窘迫,一旁的新生辅导员笑着说:“不用担心,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问。”小童询问了“在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保险是否有效”、“之前办理过保险是否还需要办理大学生保险”等问题,在办理人员耐心解答中得到了明确的回答,小童又展露笑颜。

不经意间,一张“录取通知书”样式的拍照板映入小童眼帘。她激动地跑过去,要求妈妈给她拍一张“真人录取通知书”,妈妈看着突然变得像小孩子一样开心的小童,不禁笑了起来。

拍完照,小童和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寝室。路上,小童与妈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。

“其实哈尔滨离我家不算远。”小童提着包,率先爬上六楼寝室,向后面的学长解释,“我来哈尔滨上学之前就去过更远的地方了。”

小童的家乡在广东清远。这个三线城市不施粉黛,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自然之美。她自小看遍山清水秀,在这凤形清城里,倚着码头、石井、青石板路渐渐长成。女孩的父母对她的培养付出了很多,在读书期间她便已走出国门,至今已游学过日本、美国、俄罗斯和澳洲,如游鱼知海,见识深广。因此,广东到哈尔滨这三千多公里的路程,对他们一家来说,并不遥远。小童告诉我们这些时,妈妈静静站在一旁看着她,目光里盈满笑意,那眼神中流露出对小童在这所校园里开始学习的一种满足,一种放心。

也许是因为有了这些年的游历,小童在收拾寝室的时候非常麻利,处处都收拾得井井有条。她抖开床单,仔细抚平上面的褶子,喜欢的书籍和个人物品都整齐地码在床头。

闲下来时,她和我们聊起自己选择来到这里的心路历程:“其实有想过大学或者高中就直接出国的,但后来认为不合适,外国的医疗、交通和通讯都不如中国……”她认真地回想了以往出国的经历,表示并不是“国外的月亮特别圆”,因此还是选择留在国内上大学。她认为,本土化的教育会更适合自己,又出于南方姑娘对北方风土人情强烈的好奇心,她开始对北方地区的大学综合情况进行调查。在对多所学校学风、考研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对比后,她对哈师大产生了强烈的憧憬,尤其是师大的国际化办学特色让她觉得,自己即使没有出国也能够不断拓宽视野,得到更好的发展。微风正好,小童最终选择了来到哈师大。“我会更加专注学习,用成绩与表现争取到学校与学院提供的更多机会。”还是温柔的表情,眼睛里却流露出对未来目标的坚定。

和室友打过招呼,交换联系方式后,她便下楼开始游览师大的校园。

九月,师大的风景已然到了最为迷人的时候,草低天高,云朵团团,行知楼的大钟提醒着学子们珍惜每一刻时光。

小童牵着妈妈的手,走在梦溪湖边,忽起一阵风,湖面上荷叶款摆,也带起了她们母女的衣角。“我觉得学校让我很惊喜,虽然和我们那边的景观不太一样,但是我却觉得我没有选错。”小童的妈妈也不住点头,拉着小童在校园里拍照,欣慰地说:“我回去给他爸爸看看女儿的学校。”

驻足陶行知像前,留下了小童与妈妈最明媚的笑容。画面上方,云海滚滚,小童在雕塑下仰望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,心里不禁默念: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”她告诉我们,看着陶行知先生伫立在那里,想象着他静“看”云卷云舒、春秋变幻,她心中那个成为人民教师的梦想突然变得真实起来,“好像就要实现了。”她说着,又笑得更加灿烂。

良好的家教给了小童一个很好的起点。她生在水乡,游鱼知海,志向高远。如今,她迈入师大,开始新的学习生活,也开始了一段内心向往的未来旅程。世界上最快乐的事,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。相信她必将在哈师大这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发展自我,展翅翱翔。

(哈尔滨师大报学生记者团供稿)




上一条:我校师生在“2017HighC中国”青年男女高音声乐大赛中载誉而归 下一条:迎新工作精彩瞬间

关闭本页


>